綜合,是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它的基本特點就是探求研究對象的各個部分、方面、因素和層次之間相互聯系的方式,即結構的機理與功能,由此而形成一種新的整體性的認識。所以,綜合不是關于對象各個構成要素的認識的簡單相加,綜合后的整體性認識具有新的關于對象的機理和功能的知識。綜合的成果往往導致科學上的新發現。
鄧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富順縣(今自貢市大安區)。1926年12月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7年,鄧萍受黨的派遣,在彭德懷擔任團長的國民黨湖南陸軍獨立第5...
謝子長,1897年生,陜西安定(今子長)縣人。1922年考入閻錫山辦的太原學兵團學軍事。1924年回安定縣辦民團,任團總。同年赴天津、北京,參加反帝斗爭,參加進步青年組織“共進社”。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根據黨...
彭干臣,1899年出生于安徽省英山縣(今屬湖北省),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1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尋淮洲,1912年生,湖南瀏陽人。1927年初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隨瀏陽工農義勇隊參加秋收起義,并隨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參加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和反“會剿”作戰。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何寶珍,又名保貞、葆珍,1902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道縣。1914年入縣女子小學讀書。1918年考取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在學校里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因領導學潮被校方開除。...
陳樹湘,1905年1月生,湖南長沙縣人。1919年參加新民學會發動的長沙反日愛國運動。1921年與在長沙清水塘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的毛澤東結識,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1922年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北伐...
陳壽昌,1906年11月出生于浙江鎮海。1922年離開家鄉先后來到武漢、鄭州,進入鄭州電報局工作。
周以栗,1897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橋頭驛九福鄉(今望城區橋驛鎮)一個佃農家庭。長沙師范學校畢業,曾在周南女校等當教師。其間,周以栗認識了徐特立、何叔衡等,并通過他們認識了毛澤東,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季振同,1901年5月出生于河北滄縣。1919年春,赴北平謀生,深受當時五四運動的影響,立志做一名愛國軍人,同年進入馮玉祥部隊,后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10月,他跟隨馮玉祥參加了推翻賄選總統曹錕的北京政...
王泰吉,1906年生,陜西省臨潼縣北田鎮(現為西安市臨潼區北田街道)尖角村人。1924年5月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1期,到校不久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被派到駐河南開封的國民2軍學兵營任排長。他在所在連隊組織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