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视频在线_日韩欧美国产中文_啪啪伊人网_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 - 护士月月和建建完整版小说

top_wz.png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資訊--記者訪談

記者訪談

櫛風沐雨鑄造塞上煤海明珠——陜煤集團神南張家峁礦業公司發展紀實

發布時間:2018-04-20 14:20:31 瀏覽次數:10752 來源:  分享:

□記者 朱定華 通訊員 王小利  李瀟洋

微信圖片_20171115140512.jpg

    滔滔黃河水,茫茫毛烏素。塞上高原,大野浩瀚。天造煤海之大觀,地藏能源之寶庫。天地的博大與無私,給了礦山無盡的寶藏,更給予煤礦工人火一樣的熱情。丙申年十月,正值陜北的深秋,天高云淡,空氣中帶有絲絲涼氣。記者慕名乘車前往煤海深處的陜西榆林神木縣店塔鎮,西出三公里,走在潺潺考考烏素河畔,抬眼望去,工業廣場上現代化高大的原煤倉、聯建樓,雄偉的辦公樓,舒適的職工宿舍,干凈整潔的職工食堂,不時走過著裝統一說笑的員工……這是一座花園式的礦區,一座現代化千萬噸級礦井——陜煤集團神南張家峁礦業公司所在地。回想當初,沒人能夠想到這個常年黃沙飛揚,幾乎與現代化社會完全脫節的貧瘠山坳,在一批批開拓者的手中竟變成今天讓人羨慕的塞上煤海明珠。
    從2006年拓荒者的第一個帳篷到今天的十三層公寓;從設計能力300萬噸的小型礦井到如今躋身千萬噸級大型現代化礦井行列,張家峁礦業公司實現了化蛹為蝶的華麗轉身。2006年建礦至今,張家峁礦干部職工攜手一起走過了近4000個日日夜夜。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們付出著,同時也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礦井及洗煤廠項目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公司先后榮獲“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全國煤炭系統文明煤礦”、“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全國煤炭工業企業文化示范礦”、“首屆陜西十佳創新示范企業”、“陜西省國資委文明單位” 等30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榮譽。讓我們一同回顧過去張家峁人每一個日夜所走過的豐富歷程,感受并見證它所面臨的新的歷史機遇和發展潛力。

艱苦拼搏成就張家峁礦輝煌之路

    時光追溯到2006年1月16日,這一天,張家峁礦業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成立了第一屆董事會,拉開了礦井建設的序幕。開拓者們初到礦區,滿眼望去是連綿起伏、重巖疊嶂的群山,周邊破敗不堪、曲折蜿蜒的公路,腳下坑洼不平、滿是砂礫的荒地。當年冬天,正是秋寒料峭之時,一支不足20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了神木縣店塔鎮張家峁村這片沉寂、荒蠻的山谷,踏上了艱難的創業之路。從此,轟鳴的機器聲、工人的歡笑聲、開工的號子聲,打破了山巒的寂靜,喚醒了沉睡地下千年的烏金。開工建設時的環境惡劣、自然條件艱苦;“通信靠吼、交通靠走、取暖靠抖。”當時山溝信號不好,打電話都得滿山跑著找信號,大聲吼著找聲音;冬天住的是活動房,爐火燒的通紅也耐不住外面的天寒地凍,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抖”起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張家峁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疆拓土,一步一個腳印的開始了礦井建設之路。
    2007年,這一年礦區的主平硐、原煤倉、變電所、聯合建筑、辦公大樓等相繼開工,一時間參與工程建設的數十個單位,布陣千軍萬馬,建設者們早披一身露,晚頂滿天星,在這個條件惡劣的山溝里晝夜奮戰。
    2008年,礦井副平硐與輔助運輸大巷貫通,35KV變電所投入運行,各路精英背負行囊、穿越沙漠,在這里云集,面對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工作,公司領導班子審時度勢、英明決策、合理安排,一項項決策安排從領導層發出。已記不清有多少夜晚,會議室的燈光一直亮到深夜,看圖紙、定決策,討論聲不時從夜色中傳出。班子領導眼熬紅了、身體瘦了,但面對著礦區一天天的變化,他們欣慰地笑了。辦公大樓建成了;職工宿舍封頂了;礦區路面硬化工程完工了。一天天的進程,都隨著時間的推移實現著。為了使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建設者們以時不待我的歷史使命感,充分發揮無私奉獻精神和聰明才智,科學組織,實行項目責任科學管理,搶時間、抓工期。每一份艱辛的努力與付出都有滿滿收獲。公司試采工作面綜采設備地面組裝實驗一次成功,主平硐運輸皮帶試運轉一次成功,生產系統聯合試運轉一次成功,項目工期提前7個月實現了礦井聯合試生產,打造出了“投資省、速度快、標準高”的建井模式,創出了陜北能源開發建設的“張家峁速度”。
    2009年5月29日,這是張家峁礦業公司值得銘記的一天,隨著礦井系統皮帶飛轉、溜子歡歌,滾滾烏金奔瀉而出,建設者們熱淚盈眶,年輕的礦業公司揚帆破浪,啟征航展現新姿。到年底,他們驚喜地發現,公司生產了整整306萬噸標準煤,超額完成了年初下達的任務計劃。
    2010年公司決策層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完善了生產經營管理機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制定了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公司步入了規范化管理軌道。大力實施人才素質工程,通過堅持開展“3+1”讀書學習活動、“員工素質拓展講壇活動、職工在職函授教育活動和全員職工培訓,提高職工的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為了適應現代化礦井安全生產的新要求,公司與西安科技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加快數字化礦井建設。
    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公司確定2011年為“安全基礎管理年”,全力打造國家級質量標準化先進礦井。公司上下統一認識,明確目標,認真落實,打好了質量標準化攻堅戰。在硬件設施建設上堅持不懂就學,不會就問,常常為了一個標準項目挑燈夜戰,為了一項工程質量跟隊跟班,在“件件”管理上,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好做法,深入推行了“五精管理”,“菜單式交接班”,規范班前會,制作完成各類牌版、標識、標簽萬余副。公司先后建成了兩個“精品”綜采工作面、7個“精品”掘進工作面,7個“精品”機房硐室。經過幾年奮力發展,在張家峁人齊心努力和不斷進取中,各項“安全核準”、“項目核準”、“開采設計”、“礦井初步設計”、“采礦許可證”、“聯合試運轉”等10項規劃、設計、文本得到逐步批復,公司各項機構設置日趨完善。2011年11月18日,對于張家峁人來說,這一天日子將永遠銘刻記憶深處。因為這一天,張家峁礦業公司礦井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了竣工驗收。
2012年對張家峁礦業公司全體干部職工來說,是艱辛而又輝煌的一年。他們飽含豐收的喜悅和催人奮進的激情。一曲跨越發展的奮進之歌,在礦區上空久久回蕩……“打造本質安全型、高產高效型”現代化煤炭企業的奮斗目標,引領并激勵著張家峁人為之拼搏、為之奉獻。2012年他們瞄準1000萬噸的產量目標,精心組織生產,領導班子成員們堅持跟班作業,與員工同上同下;開展“增效節支、管理升級”勞動競賽,10月份,一舉創造了生產原煤95.88萬噸的最高月產紀錄;12月8日又創造了生產原煤4.29萬噸的最高日產紀錄。為圓滿完成全年生產任務指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12月21日,公司累計生產原煤1000.97萬噸,原煤產量終于突破了千萬噸,跨入了全國千萬噸級礦井行列,并獲得全國煤炭系統“文明煤礦”,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實現了新的跨越。
    2013年,公司緊緊圍繞“塑典范、造模式、建標準”的發展主線,以創建精品面、精品線、精品點為突破口,狠抓安全精細化和安全質量標準化,全面實施“精、亮、凈、美”工程。完善了109個崗位的作業標準;在7個采掘面推行了“三三整理”工作;在29個工種崗位開展了菜單式交接班;在采掘工作面推廣了“隊長示范區”和 “對標管理”;建成了精品綜采工作面、精品掘進工作面、精品機房硐室、精品運輸線路,工程質量精品率達到90%以上,實現區隊管理系統化,班組管理自主化,員工管理軍事化,現場管理規范化,為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完善的員工安全檔案;實用的井下設備確認管理,規范的干部走動式管理,員工熟練的崗位描述;一條條標準化運輸巷道且標志清晰閃爍,管線平直;標準化綜采工作面大型設備排列有序,整齊劃一,標準化硐室里一臺臺變壓器明光錚亮。

“五和”文化體系引導企業闊步前行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張家峁礦業公司是陜煤化集團下屬公司與神木縣成立的股份制企業。因此,在公司建設初期,為了解決好二元股東的關系,處理好與當地政府及周邊村民的關系,創業者們及時將和諧理念引入到公司日常工作中。公司職工隊伍來自五湖四海,構成比較復雜:有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有來自韓城老區的工人,也有社會上招聘的人員,年齡大小不一,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地域文化各不相同。思想觀念、文化融合、管理方式、生活習慣等短時間出現大碰撞,使得企業效益指標和安全生產壓力巨大。面對新的挑戰,“和諧”理念再一次成為了公司的精神導師,公司依靠和諧力量的感召,穩定了職工隊伍,夯實了企業發展的根基。
    “你精彩、我精彩、張家峁礦才精彩;你文明、我文明、張家峁礦更文明”。公司始終堅持以“人和”治企、強企,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逐步形成了“人心和善、家庭和睦、工作和順、礦區和諧、天地人和”為內容的“五和”文化體系,形成了底蘊深厚、內涵廣博的具有張家峁礦業公司特色的企業文化品牌。“人心和善”為“五和”之基。公司作為新建礦井,新老員工的融合,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所以公司在礦井建設初期就從加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教育入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員工以和為貴、和善友愛的心態,培養員工人心思進,人心思善的品格,引導員工以心交心,真誠溝通,和睦共處,真正營造出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家庭和睦”為“五和”之本。企業是個“大家庭”,千百個“小家”的和睦,才能匯成了企業“大家庭”的和諧。“大家庭”班子團結進取,員工和睦相處,大家為共同的事業而奮斗;“小家庭”員工勤奮工作,支撐起幸福美滿的生活。“工作和順”為“五和”之源。企業員工是要學會“禮讓”,要勤溝通、講團結、顧大局,立足安全,抓好生產,共謀發展。公司把和諧礦區建設與特色活動和相結合,立足于每一名員工能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積極為員工創造舒心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礦區呈現出了人心齊、士氣旺、干勁足、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天地人和”為“五和”之境。公司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法則,尊重客觀規律,愛護自然環境,利用政策優勢,實施綠色開采、低碳發展,為廣大員工的美好愿望和幸福生活,鑄造企業和諧發展的宏偉藍圖。
    2016年是公司企業文化提升年,公司按照“高標準、上品位、創特色”的創建目標,不斷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提出了獨具特色的“1+5”文化體系,“1”即“五和文化”,“5”即務實至臻管理文化、六維聚合安全文化、七創契合創新文化、知行合一行為文化、清風和韻廉潔文化,形成了以“五和”文化為統領,以子文化為展開,統分結合、有機聯系、各具功能的企業文化體系,真正實現了文化管理與張家峁礦業公司發展的完美融合。

科學管控保障公司發展航向

    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有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精優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在大風大浪中劈荊斬浪,奮勇前行。2015年,面對著煤炭市場“嚴寒”, 善于謀篇布局,獨立思考的張家峁礦業公司不等不靠,在安全生產上想辦法,在精優管理上做文章。“五和六控七體系精細管理、六維聚合安全文化建設、五力融合黨建工作實踐、6811成本管控體系”等一系列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辦法應運而生,由此充滿了戰勝“嚴寒”的勇氣和闊步前行的步伐。“五和”就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工作和順、礦區和諧、天地人和;“六控”就是全時空現場管控、全方位雙險雙控、全要素過程管控、全員化崗位管控、全因素經營管控、全天候和諧管控;“七體系”就是“159”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1+6”生產運行管理體系、“14568”對標創新管理體系、“PDCA”黨建質量管理體系、“6811”成本管理體系、學歷-拓展-培訓-激勵全方位促學體系、“雙12”思維動態責任考核體系。“六維聚合”以先進的安全文化理念引領各項安全工作,打造出了一套以時間超前、環境條件、設備設施、行為預控、監督管理、體系協作等6個主要管控維度的安全文化體系,通過多維度的聚心合力,實現了“人+環=零”的安全管理,促進了管理方式的上臺階。公司扎實推進現場崗位作業過程控制管理。對崗位作業理念、作業規程安全措施、崗位作業流程、考核考評四大模塊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分解和責任落實;先后組織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69人參加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崗位業務流程考試答題活動;為了規范員工作業行為,實現工作程序化、規范化、流程化,公司編寫了162個崗位作業流程,對每個崗位的作業流程制定了統一標準;公司按照過程控制管理要求重新組織編制了班前禮儀及崗位“雙述”內容,修訂了《作業規程管理辦法》,不斷規范職工操作行為,提高職工崗位安全自我防控能力,進而達到消除“三違”,實現安全“零”目標的目的。
    成本變革必須突破慣性思維。公司尤其善于把握成本管控的精髓,根據礦井生產經營實際,算小賬,更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力爭實現成本管理持續邁上新臺階。成本控制“硬”兌現。公司在成本管控上,堅持精耕細作,“大企業、小算盤”。每年年初,公司將可控費用分解落實到分管領導、責任單位,實行總額承包,其他費用實行“零基”預算管理,嚴格執行“一事一議一批”制度。將成本控制的制度與理念引入各單位管理的實際工作中,通過實行月度小結、季度考核、年度兌現等制度,落實成本到現場,落實責任不留“死角”,確保成本費用同比持續降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也是創效的源頭。公司領導認為,只有把全員都發動起來一點一滴地摳成本,才能一分一厘地增效益。為了確保煤炭產品質量,公司堅持“分質分采、分裝分運、分類分價銷售”,針對煤質不同和一條皮帶運輸系統難以分流的實際,采用分時段集中生產和集中運輸,進一步加強了洗選產品過程的檢驗與產品煤水分、灰分的檢測,并根據檢驗結果及時采取措施;嚴格洗煤生產過程各環節質量指標控制,做到了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負責,確保產品質量合格。公司持續加大市場調研開發力度,認真察覺市場波動,進一步提升銷售服務質量,并及時對營銷工作進行優化調整。面對煤炭市場持續“L”型走勢和國家276天限工作日去庫存、限產能政策影響,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組織生產,調整產品結構,同時,充分發揮銷售市場作用,以銷定產,以產促銷。針對用煤客戶不同的需求,提出了“私人訂制”戰略。2016年先后對陽煤、神東、渭化等10余家重點用戶進行了走訪調研,聽取客戶意見,了解重點客戶的需求結構和配煤方案,在原有煤炭產品的種類上,新增加了3-1原煤和3-1混煤兩種產品,3-1原煤發熱量5400大卡左右,經洗選后面煤可達到6000大卡,塊煤可達到6400大卡;3-1混煤熱量穩定,含硫量低,是標準的動力用煤,廣泛銷往各大熱力電廠。
    2016年來,公司通過對“56811”體系成本運行模式進行了優化升級,實現“總成本全過程控制”和“事前預算審批、事中落實控制、事后考核分析”管控格局;樹立“管生產必須管經營”工作理念,積極構建生產、經營“一體化”管控模式;實現體系成本管控下系統單元費用托管包責,嚴格控制費用價格。綜采面、生產巷道、連采等各項費用同比下浮5-10%;各項合同費用同比下浮5-10%;勞務費用支出同比下浮10%以上;可控費用同比下浮10%以上;物資配件采購單價下浮5-10%;“三公經費”同比下降,專項費用支出僅為去年同期的75%。采購結算“硬”控制。在采購方面,推行按需所取的辦法,各材料使用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在月初將材料使用計劃報至相關部門,然后根據當月的生產任務及撥付指標進行匯總編制,確保了采購計劃科學合理;通過多次深入外地廠家進行實地調研,采購價格實現原有合同基礎上降低20%-30%,在質量、價格和服務等方面做到貨比三家;針對物資庫存比例較多的情況,公司創新物資采購結算流程,由以往物資一經驗收入庫,隨即辦理進賬、結算的舊方法,轉變為如今的物質適量庫存、用多少結算多少的“代儲”形式,零配件庫存量較去年同期下降40%左右。為進一步加強物資回收復用工作,公司要求各基層單位定期將庫存的廢舊物資回收至物資管理部庫房,庫存材料按要求定置堆放,特別是針對周轉性極強的物資材料,能單位修復的修復,不能修復的委托修理廠進行修復。2016年前三季度,僅回收復用材料這一項就實現經濟價值500余萬元。經過不懈努力,公司原煤成本控制在每噸百元以內。

技術創新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企業要發展,科技需先行。為了跟上時代步伐,公司黨政領導班子緊扣科技發展脈搏,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員創新戰略,大力開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組織優勢兵力,集中財力物力,圍繞難點、熱點、關鍵點展開科技攻堅。 積極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和裝備,實施科學開采,采用先進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技術,形成獨具特色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在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礦山建設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公司先后在行車巷口安裝了自動風門,推廣應用了除塵網和除塵風機,使巷粉塵濃度降低60%以上;在井下建立6個材料庫,解決地面場地狹小材料堆放困難的問題;在井下不同煤層設置了排矸巷,矸石全部井下回填,達到了地面矸石零排放;建立井下洗車硐室,安裝了井下水清倉壓濾裝置;優化了4-2煤綜采面超前支護;建立入井人員定位系統、車輛運行監測系統、通風安全監測系統、礦壓在線監測系統;按照數字化礦井建設要求,建立信息化平臺,實現了礦井上下設備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幾年來,員工自主創新成果達286項。在采礦、機電、洗選、安全環保等方面完成科技項目35項,其中兩項科技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7項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把科技創新作為降本增效的途徑和有力抓手,以技術管理升級力求實質性突破,最大程度實現降本增效。2016年以來,公司積極推廣應用了“RFTD”無線射頻識別資產管理系統和BQ財務只能分析系統,大幅提升了資產、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建立了體系成本信息化管理平臺,形成張家峁特色的“56811”下的“43-85”體系成本信息化管控模式,把公司體系成本管控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廣泛推廣“四類價值優化”技術,最大程度創值增效。按照“四類價值優化”技術,從安全生產經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管理的進行全面梳理,堵漏洞,補短板,制定了92條“清單式”技術管控措施,深挖管理潛能,激發內生動力;全面做好“五壓縮”、“五提升”常態化技術管理工作,降低工程費用支出,力求價值增長,實現降本增效;積極研討綜采面“110工法”、“N00工法”;在綜采面積極推行無功平滑補償技術和5-2煤皮帶順溜啟動技術,節能15%左右;強化零星工程、連采面技術管理,優化施工工藝,費用同比下浮5-10%。科研不設“門檻”,創新不看“出處”。隨著“雙創”工作的持續推進,在張家峁,凡是有消耗的地方,就有人琢磨怎么降低一些;凡是有產出的地方,就有人想著怎么提高一些。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公司對洗煤廠進行了技術改造,通過改造,原煤破碎粒度由原來的小于200mm優化為160mm,篩孔直徑從25mm優化為13mm,大大提高了原煤入洗率,產品升級為高端多元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逐步加強。據統計,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各類技術成果和發明創造120余項,綜合創效200余萬元。
    草原之所以美麗,不只是因為有草,而是她廣闊無垠;煤海之所以雄渾,不只是因為有煤,而是她有火一樣熱情。胸懷有多寬廣,世界就有多寬廣;心中有多熱情,世界就有多溫暖。志存高遠、奮發圖強的張家峁礦業公司用青春和夢想,用忠誠和責任,用心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樂章,打造了一座塞上煤海明珠,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展望未來,相信在新一代領導班子帶領下,有朝氣、有夢想、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張家峁礦業公司明天會創造更宏偉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