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视频在线_日韩欧美国产中文_啪啪伊人网_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 - 护士月月和建建完整版小说

top_wz.png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綜合--紅色經典--人物春秋

人物春秋

俞昌準:碧血今朝喪敵膽,丹心終古照親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發布時間:2018-06-07 15:24:14 瀏覽次數:952 來源:新華社合肥6月5日電  分享:

rmrb2018060604p23_b.jpg

        新華社合肥6月5日電  (記者鮑曉菁)5月的安徽安慶菱湖公園清風徐徐,綠蔭片片,不少市民在公園里悠閑散步、游覽。1922年農歷九月初九,15歲的俞昌準與友人就在菱湖“泛舟往游”。他寫道:“方在初秋,寒暑適中,山有霧而皆清,水共天而一色。湖之四周,雖其大不過數里,而可愛者甚繁。斯湖雖以菱名,而植藕盛,荷花雖沒,而葉猶新。”

        俞昌準,1907年出生,安徽南陵人。1923年赴滬求學,就讀于上海南洋中學。18歲時,俞昌準進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就讀。其間,受在該校任教的共產黨人鄧中夏、瞿秋白等人的影響,俞昌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1925年秋,俞昌準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昌準調任中共蕪湖特支書記,他返回家鄉謝家壩,成立了謝家壩黨小組,從群眾中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走村串戶宣傳土地革命思想。

        大革命失敗后,俞昌準在蕪湖一帶開展地下斗爭,創辦《沙漠周刊》,宣傳馬克思主義,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行徑,明確地提出“敵人有機關槍大炮,我們有斧頭鐮刀”的口號,深入廠礦工人群眾中,組織工人群眾建立黨組織,號召工農大眾與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斗爭。

        1928年1月,在俞昌準等人的領導下,南蕪邊區蘇維埃政府在謝家壩宣告成立,這是在大革命失敗后,安徽誕生的第一個紅色農民運動政權。隨后,俞昌準領導發動的南蕪邊區農民武裝暴動,猶如一聲春雷響徹南蕪邊區,極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氣,有力地打擊了地方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為安徽省農民革命運動樹立了一面光輝的旗幟。

        武裝暴動遭鎮壓后,俞昌準轉移到安慶,在極其危險的環境中,以安徽大學學生身份作掩護,領導組織學生運動。1928年11月22日晚,他因叛徒出賣被捕入獄。在獄中,他理直氣壯地反駁敵人:“我們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黑暗統治,創造光明的新中國,何罪之有?”1928年12月16日,蔣介石下令,俞昌準被國民黨軍警殺害于安慶北門外刑場,犧牲時年僅21歲,難友從獄中帶出他用鉛筆寫下的兩行字:“我知必死,望慰父老”“碧血今朝喪敵膽,丹心終古照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