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名20歲的溫州樂清姑娘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而這距離今年5月發生的21歲空姐順風車遇害案只過去3個月。26日中午11點多,滴滴發布聲明,宣布從8月27日零時起全部下線順風車業務。并免去黃潔莉的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的客服副總裁職務。
事 件
順風車客服問題暴露
在空姐順風車遇害3個月后,還在整改期的滴滴順風車再度出現血案。此前空姐遇害案震驚全國,滴滴平臺主動關閉順風車一周時間進行內部整改。但是此次還沒等滴滴對順風車平臺做出下一步的表示,就已經被監管部門叫停。8月25日下午,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緊急約談滴滴平臺浙江區負責人,鑒于滴滴平臺順風車業務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浙江省道路運輸管理局要求滴滴平臺立即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
除了安全問題,在此案件中暴露出的滴滴客服問題更為廣大網友所詬病。在滴滴昨天發布的道歉聲明中有個問題不難發現:事實上,滴滴平臺曾經有一次制止悲劇發生的機會。那就是該司機和車輛,在事發前一天曾經被另外一位女乘客投訴。該司機“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開到偏僻的地方,下車后司機繼續跟隨了一段距離”。但是,滴滴的客服平臺并沒有履行承諾對該投訴人的投訴做出相應的處理,導致嫌疑人仍可正常接單,最終導致慘案。
不僅如此,26日,溫州警方通報此案相關情況時表態稱,警察曾經三次向滴滴平臺索要嫌疑人信息,兩次被拒。更不要說此前被害人親友接到被害人求助,曾經多次向滴滴客服索要涉事車輛相關信息以便報警,被滴滴方面一再延遲。
約 談
責令其立即全面整改
26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運輸、公安部門,對滴滴公司開展聯合約談,責令其立即對順風車業務進行全面整改,加快推進合規化進程,嚴守安全底線,切實落實承運人安全穩定管理主體責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整改情況。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在約談中指出,兩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臺存在的重大經營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社會影響非常惡劣。
對此,交通運輸部要求滴滴公司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切實改變承諾多、整改少的工作方式,加強整改,規范經營,切實保障乘客安全和社會穩定。
聲 明
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
隨著多方更多細節的披露,對于滴滴來說,第一份聲明的內容已經遠遠不能解決問題。26日中午,滴滴針對此事再發第二份聲明,宣布三項措施: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客服體系繼續整改升級,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加速梳理優化投訴分級、工單流轉等機制;免去黃潔莉的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的客服副總裁職務。
滴滴在此次聲明中稱:“在此次案件中,涉案車主提供注冊的證件信息齊全,且經過審查無犯罪記錄并在當天接單前進行了人臉識別,但我們的客服處置流程仍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沒有及時處理之前的用戶投訴,在安全事件上調取信息流程繁瑣僵化。就這次沉痛教訓,我們懇請與警方以及社會各界探討更高效可行的合作方案,共同打擊犯罪,更好地保護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我們也希望能聽到社會各界的建議和經驗,如何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避免延誤破案的時機。
“我們計劃邀請公眾及相關專家參與到平臺監督中來,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持續公布內部自查、整改及社會共建的進展。感謝警方快速偵破案件,再次向受害者表達最沉痛的悼念,并向受害者家屬表示最沉痛的歉意。” 綜合新華社、《法制晚報》
女性乘車要注意
1. 拒絕乘坐黑車。
2. 夜間盡量不與陌生人拼車。
3. 坐后排,不坐副駕駛位。
4. 記下車牌號、司機姓名發給親友。
5. 盡可能與他人保持電話聯系。
6. 注意觀察司機的行駛路線。
7. 若有男性陪同,要自己先下車。
8. 遇險時,編發短信到12110報警。
新華時評
每個“假如”都是滴血的漏洞
日前,浙江溫州樂清市一名20歲女乘客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此時,距今年5月發生的河南鄭州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案不過百日。憤怒之余,人們不禁要問:順風車為何屢屢發生惡性刑事案件,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里?
從滴滴自身的道歉聲明、警方的最新通報回看此案,這個年輕的生命原本是有那么多的機會被挽留在這美好世界的……
假如前一天,滴滴能高度重視僥幸逃脫類似命運的女士的投訴,第一時間調查處置,第一時間報警,那么,第二天的慘案就不會發生。
假如案發時,親友接到被害人發出的求救信號,第一次向滴滴尋求幫助時,滴滴能夠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以“將有相關安全專家介入處理此事,會在1小時內回復”搪塞,那么,悲劇可能不會上演。
假如,在親友們一次次向滴滴平臺確認進展,滴滴不是一遍遍機械地回復“一線客服沒有權限”“在這里請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饋我們會為您加急標紅”,甚至在一小時還差十分鐘的電話里表示“一小時未滿,請繼續等待”,而是及時報警,那么,還在實施的犯罪仍有可能被中止。
對逝去的花季生命而言,每個“假如”都是一個滴血的安全漏洞。在逝去的花季生命面前,滴滴事后給出的每個理由都是蒼白和荒唐的。
近年來,除了乘客遇害這樣的惡性事件,滴滴因平臺車輛、司機相關證件不全而被處罰的事例不勝枚舉。去年11月至今,僅溫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就已對滴滴公司做出行政處罰244次,處罰金額達100余萬元。然而,對滴滴司機投訴難的問題,至今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屢罰不改甚至屢罰屢犯,折射出企業對安全底線和社會責任的漠視。
沒有安全,何談“順風”?逝去的生命,豈是道歉和賠償能夠挽回的?對乘客生命安全的冷漠搪塞,不僅要受道義上的譴責,也應受到法律上的嚴懲。
26日,滴滴出行公布了關于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然而,當悲劇重復上演,監管部門不能僅寄希望于企業自身整改,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監管措施堵住漏洞。
網約車行業的發展為乘客提供了出行便利,但接連發生的惡性案件一再給這個行業敲響警鐘——網約車企業必須把乘客安全置于首位,從一個個“假如”入手,堅決堵住滴血的漏洞,決不能讓悲劇重演!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