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程靖峰)1月9日,記者從陜煤集團獲悉:該集團通過3年的治虧創效,打贏了生存保衛戰,奠定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2018年,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06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23.9%,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取得歷史最好水平。
3年來,陜煤集團經濟規模從2015年的190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806億元,累計實現利潤270億元以上,盤活存量資金資源556億元,實施市場化債轉股454億元,降低整體負債率近10個百分點。
在陜煤集團主要產業板塊中,煤炭板塊通過老區減量和協作換量,新增核準優質煤炭產能近6000萬噸,陜北第二個千萬噸礦井群基本形成;化工板塊產能和效益穩步釋放,累計實現利潤近40億元;鋼鐵板塊搶抓機遇釋放產能,粗鋼產量由不足800萬噸提高至1100萬噸以上;電力板塊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所屬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3年來,51個重點建設項目陸續建成投運,17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新材料、新能源技術邁向產業化,為企業發展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力支撐。納米流體吸能新材料、透明導電薄膜等7個項目開始生產。榆林化學公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園區項目開工。3年來,該集團實施重點科研項目599項,完成科技投入162億元,共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44項,新獲權專利1129件。
通過改革發展,陜煤集團競爭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由該集團主導的陜西、重慶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發布。隨著西南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蒙華鐵路及江陵港的建成,“沿海看神華,中部看陜煤”的產業格局逐步形成。2019年該集團力爭實現營業收入3020億元,確保利潤185億元,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標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