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演唱會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舉行。圖為演唱會現場。 趙晨攝
本網訊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紀念日,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澳大利亞納維塔黃河合唱團演員們共聚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激情唱響《黃河大合唱》。作為由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本場演出備受關注。
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詞的《黃河大合唱》,1939年在陜北公學禮堂首演以來,80年間在海內外華人聚集區傳唱不斷。它所蘊含的“民族自強”的思想內涵,通過氣勢恢宏的合唱深入人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藝術象征,是凝聚全球華人民族自豪感的光輝標志。
4月的壺口瀑布河水滔滔、激蕩飛揚,為演出《黃河大合唱》搭建了天然大舞臺。1939年,正是這里的壯美山河激發了詩人光未然的靈感,創作了后來成為《黃河大合唱》歌詞的詩篇。80年后,4月9日,澳大利亞納維塔黃河合唱團、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及交響樂團、新中國《黃河大合唱》第三段恢復者之一瞿弦和、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光未然子女和原抗敵演劇隊三隊成員的子女等齊聚宜川壺口,再次讓《黃河大合唱》響徹母親河畔,由此拉開此次系列活動的序幕。
4月12日晚,演出團隊在延安大劇院為老區人民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由瞿弦和擔任朗誦,張國勇擔任指揮,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和交響樂團進行了混聲合唱《黃河船夫曲》、獨唱《黃河頌》、朗誦《黃河之水天上來》等八個樂章的激情表演,令現場氣氛一浪高過一浪。精彩的演出,感染了現場所有觀眾。演出結束后,大家群情激昂、齊聲鼓掌,久久不愿離場。
4月13日,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由魯藝合唱團、寶塔合唱團等近千人組成的群眾合唱隊伍與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澳大利亞納維塔黃河合唱團演員們演唱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歌唱祖國》等經典歌曲。隨后,西北民族大學合唱團、澳大利亞納維塔黃河合唱團為現場近千名觀眾演唱了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令現場氣氛達到高潮。時隔80年,《黃河大合唱》再次在魯藝舊址上空響起,昂揚的歌聲和鏗鏘的交響樂詮釋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strong>(王雄 王婕妤 楊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