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吳莎莎)7月15日,記者從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獲悉: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引漢濟渭工程明年起可先期向西安供水。屆時,西安市民可以喝到優質的漢江水。
省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小洲表示,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施工已經到了收官期,公司將加快掘進,確保明年上半年實現貫通,并加快輸配水工程建設進度,實現明年先期向西安供水。
陜西省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時空分布不均。關中、陜北兩大區域水資源總量不足全省的30%,陜南地區水資源總量超過全省的70%,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2014年9月,引漢濟渭工程正式立項。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穿秦嶺,將長江流域的水引入黃河流域,是解決關中、陜北缺水問題的戰略性水資源配置工程。
引漢濟渭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分為調水工程和輸配水工程兩大部分。調水工程由秦嶺輸水隧洞、三河口水利樞紐和黃金峽水利樞紐組成。截至目前,三河口水利樞紐大壩澆筑到頂,已實現下閘蓄水;黃金峽水利樞紐計劃明年底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擇機下閘蓄水;秦嶺輸水隧洞計劃明年全線貫通。
今年6月,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全面開工。二期工程是輸配水工程的骨干工程,是發揮引漢濟渭工程總體效益的關鍵環節。引漢濟渭工程調水入關中后,將以退水方式每年補充渭河流域水量6億至7億立方米,可以退還被擠占的農業用水和生態用水2.5億立方米,可以遏制地下水超采量2.58億立方米,還可改善受水區渭河干支流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關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的“水動力”;通過水權置換,可以為陜北地區在黃河爭取更多用水指標,為陜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可進一步促進陜南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密切陜南與關中經濟聯系,充分發揮防洪效益,減少洪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