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經濟承壓前行、持續恢復,運行總體平穩,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1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胡清升介紹了2022年全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772.6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575.34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5934.48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14262.86億元,增長2.6%。
穩中加固 GDP總量達到32772.68億元
2022年以來,面對多重壓力疊加以及疫情多輪沖擊,我省經濟頂住壓力穩步增長。胡清升說,面對前所未有的超預期因素、內外部挑戰、多重性壓力,全省上下團結奮斗、拼搏奮進、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亮麗的成績。主要指標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方陣,高質量發展穩中蓄力、成效明顯,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有進、動能集聚的良好態勢。
穩中加固主要表現在:全年GDP總量達到32772.68億元,穩居全國第14位,占全國比重的2.7%,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年內增速持續高于全國,在上半年居全國第11位的較好基礎上,前移到前三季度第6位,全年穩定在第6位,經濟發展的底盤更穩、基礎更牢。分產業看,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全年增長2.2%,居全國第7位;蔬菜水果產量在上年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加快。工業運行穩中向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GDP增速2.8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發展迅猛,特別是汽車產量從上年全國第13位躍升至第8位。建筑業規模持續壯大,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速較上年加快1.8個百分點,企業簽訂合同額實現較快增長。現代服務業增勢向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6%,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5%,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
穩中有進 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穩中有進主要表現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穩居第一方陣。在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創新驅動成效顯著,協調發展步伐穩健。鄉村振興扎實推進,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2%,城鄉收入比為2.7:1,較上年同期縮小0.06。綠色轉型發展深入推進,全省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增長15.5%,節能環保產業增長15.2%,太陽能發電量增長14.3%,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推進。
對外開放步履堅實,吸引外資逆勢增長。去年1-11月份,全省實際使用外資13.6億美元,是2021年的1.28倍;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首次突破4600列,開行數量、貨運量、重箱率三項核心指標居全國第一,已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典范,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了有力支撐。民生福祉更加殷實,支出力度加大,全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合計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9.3%,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41.14萬人,超額完成了40萬人的年初預期目標;CPI溫和上漲,全年上漲2.1%,控制在預期目標范圍內。居民收入穩定增長,2022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4%,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
動能集聚 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動能集聚主要表現在: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工業投資增速達到2020年以來最好水平,基礎設施投資保持12%以上增速,新開工項目較上年增加1115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消費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速連續7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消費升級穩步推進。
外向型經濟穩步增長,經濟發展活力增強。非公經濟增加值達到16898.36億元,占GDP的51.6%,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省實有市場主體535.86萬戶;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135.5戶。“五上”企業單位數突破3萬戶;較上年末凈增1869戶,凈增量同比增長17%。新興動能茁壯成長。2022年,代表產業轉型升級的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3%,高于規上工業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12%,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3.1%,高于GDP增速8.8個百分點。
來之不易 共同努力取得了驕人成績
“總的來看,2022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在異常艱難中取得了驕人成績。”胡清升說,在當前十分復雜的形勢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于全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貫徹實施,得益于全省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2023年,我們要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以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開放積蓄發展勢能,全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篤行實干中用心用力書寫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答卷。”(記者 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