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视频在线_日韩欧美国产中文_啪啪伊人网_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 - 护士月月和建建完整版小说

top_wz.png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資訊--環球瞭望

環球瞭望

2024國際十大經濟新聞

發布時間:2024-12-31 16:05:34 瀏覽次數:58 來源:  分享:

(按時間順序排列)      


  全球首個多邊投資協定正式達成

        2月25日,123個世貿組織成員在阿聯酋召開投資便利化專題部長會議,宣布正式達成全球首個多邊投資協定《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該協定由發展中成員發起和推動,以“發展”為關鍵詞,將增強參加方投資政策透明度,簡化投資審批程序,加強投資領域國際合作。根據相關機構測算,協定順利生效實施將為全球帶來高達1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收益。投資便利化是中國在世貿組織牽頭設置并成功結束談判的首個重要議題,在協定促談、促和、促成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促成超過110個世貿組織成員加入議題談判,先后提出15份正式提案,多次就談判難點問題提出務實解決方案,以中國方案引領高標準國際規則構建,展現了中國作為多邊貿易體制支持者和引領者的地位。

        歐盟通過全球首部全面監管人工智能法案

        3月13日,歐洲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全球首部此類立法《人工智能法案》(《AI法案》)。該法案旨在提升歐盟人工智能產業的規范性和透明度,加強技術治理與監管,通過風險分級的方式,將人工智能系統分為禁止、高風險、有限風險和最低風險四類,并據此設定不同的合規標準。同時,法案要求具有“系統性風險”的通用人工智能承擔更多合規義務。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將帶動全球人工智能監管立法熱潮。未來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防止算法歧視、確保數據安全等方面制定嚴格規范,同時為AI技術創新和應用提供足夠空間,將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

        多國積極應對美元持續走強

4月,美元持續走強影響多國貨幣穩定,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尤其是亞洲貨幣遭遇大幅波動。日元、韓元、印度盧比等亞洲貨幣承壓,對美元匯率紛紛創下近年來甚至近幾十年來的新低。為穩定匯率,各國政府陸續展開行動:印尼央行超預期加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上調至6.25%;日韓財政部長則罕見地采取口頭干預匯率市場舉措。面對來勢洶洶的“貶值風暴”,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展現出較強抗風險韌性,應對全球利率波動的抵抗能力有所上升。分析人士認為,本次亞洲貨幣貶值幅度小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程度,這一方面得益于新興市場國家迅速調整貨幣政策,有效應對了外部壓力;另一方面得益于新興市場國家近年來不斷改進和完善政策框架、貨幣儲備和匯率安排等。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豐碩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是繼2006年北京峰會、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2018年北京峰會之后,中非合作論壇歷史上第四次峰會,也是中國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本次峰會主題為“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中方宣布同所有非洲建交國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戰略關系層面,中非關系整體定位提升至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將實施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伙伴行動,并就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提出六大主張。峰會通過《關于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25—2027)》兩份成果文件,凝聚中非雙方在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問題上的共識,規劃中非未來3年高質量合作實施路徑,為中非下一步深化合作指明方向。

美聯儲時隔4年重啟降息

        9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至5.00%之間水平。這是美聯儲自2020年3月以來的首次降息,且降息幅度超出市場預期,標志著美國自2022年3月啟動限制性貨幣政策后,貨幣政策由緊縮周期向寬松周期轉向,顯示出其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至2024年底,美聯儲連續降息3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到4.25%至4.50%之間。此前由于通貨膨脹下降速度不及預期,美聯儲自去年7月底以來一直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這是23年來的最高水平。但隨著美國通脹形勢進一步緩解,就業市場出現疲軟跡象,美國經濟“硬著陸”風險加大,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實質性結束

        10月10日,中國與東盟十國領導人宣布實質性結束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發表《中國—東盟關于實質性結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升級談判的聯合聲明》。3.0版升級涵蓋9個領域,既包含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現有領域,也包括雙方具有巨大合作潛力的新興領域,該成果將全面拓展中國與東盟在新興領域互利合作,加強雙方標準和規制領域互融互通,更好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雙方一致認為,這表明雙方堅定不移地維護基于規則的貿易環境,致力于在復雜的全球環境中深化經濟一體化與務實合作,加快疫情后經濟復蘇。中國—東盟自貿區始建于2002年,雙方先后達成并實施了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于2010年建成自貿區。2015年,雙方達成升級協議,形成自貿區2.0版,協議于2019年全面實施。2022年11月,雙方正式啟動3.0版升級談判。

美新一屆政府未來對外政策引關切

        11月5日,美國2024年大選選舉日投票舉行。最終,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新一屆美國政府的貿易、能源、對外政策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希望其作出對美國人民和世界負責任的正確選擇。針對新一屆美國政府試圖再度加強貿易限制舉措的表態,全球多方表示,如果美國加征關稅,其自身將承受巨大經濟損失,造成本土工作崗位流失,消費者將承受更高物價。歐盟、加拿大等方面表示,如果與美國出現新的貿易緊張局勢,將予以回應。中方表示,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

        APEC會議提出建成亞太共同體目標

        11月16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秘魯利馬舉行。會議主題為“賦能、包容、增長”,發表《202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馬丘比丘宣言》《關于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新展望的聲明》和《關于推動向正規和全球經濟轉型的利馬路線圖》3個成果文件,提出亞太經合組織致力于2040年建成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所有人民和子孫后代的共同繁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向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書面演講,以堅持開放發展的中國方案回應亞太各方和國際社會關切,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多國人士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世界開放指數不斷下滑的當下,習近平主席就加強亞太合作提出重要主張,貢獻中國智慧,為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開創亞太發展新時代指明前行方向,為實現亞太乃至世界的共同繁榮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方案在G20峰會上獲高度認可

        11月18日至19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峰會以“構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續的星球”為主題,聚焦全球不平等、抗擊饑餓與貧困、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治理改革等議題。此次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全面系統闡釋中國的全球治理觀,為全球治理把脈開方,以堅持命運與共回應全球治理變革,強調應該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習近平主席提出完善全球治理的理念主張,呼吁建設合作型、穩定型、開放型、創新型、生態友好型世界經濟,并宣布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這些重要倡議和舉措展現了宏闊的全球視野,順應了世界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趨勢,回應了“全球南方”求平等、促變革的強烈意愿,明確了完善全球治理的正確方向,給迷茫的世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國際輿論認為中國方案既有理念指引,又有務實路徑,將對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產生重要和深遠影響。

中吉烏鐵路項目啟動

        12月27日,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項目啟動儀式在吉爾吉斯斯坦賈拉拉巴德舉行,標志著該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中吉烏鐵路是中國同中亞互聯互通的戰略性項目,也是三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標志性工程。6月6日,該項目三國政府間協定在北京簽署,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使其由設想變為現實。中吉烏鐵路東起中國新疆喀什,經吉爾吉斯斯坦進入烏茲別克斯坦,未來可向西亞、南亞延伸,建成后將成為聯通中國同中亞國家的最短陸上通道,極大促進三國互聯互通,帶動地區經濟社會實現更快發展,還可打通南亞、中東國家大市場,深化國家間友好關系,符合各國長遠利益。(記者 徐 胥 袁 勇 孫昌岳 楊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