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發出全國首張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
廣東粵港經貿合作不斷深化,貿易規模達1.2萬億元
湖南發布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規劃
陜西入圍2017年“優質糧食工程”重點省份,將獲中央財政支持
黑龍江哈爾濱新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批成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浙江出臺財政新政,力爭撬動10000億元左右社會資本投入實體經濟
湖南:推進“中國制造2025”試點建設
●湖南發布《長株潭衡“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建設推進計劃(2017—2019)》,到2019年,使長(沙)株(洲)(湘)潭衡(陽)城市群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9000億元以上。
●6月28日,湖南第七座民用機場——邵陽武岡機場通航,每天開通一趟武岡往返北京的定期航班,7月還將開通飛往長沙、張家界、重慶等地航線。
●6月29日,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23個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121.5億元,將為促進湘潭市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湘潭經開區產業集群發展、城市品位提升注入重要力量。
浙江:財政新政力促實體經濟發展
●浙江下發《關于實施促進實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2018年上半年,全省政府產業基金規模力爭達1000億元以上,通過與金融資本的結合,力爭撬動10000億元左右社會資本投入實體經濟。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將落戶杭州。
●7月1日起,浙江在全國率先全面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加快推進從“每個部門最多跑一次”轉向“每件事最多跑一次”。
海南:發布特色產業小鎮三年行動計劃
●印發《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100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任務。
●7月1日,海南原銷售或進口貨物適用13%稅率的全部降至11%,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預計下半年將為海南省企業減稅2.57億元。
內蒙古:煤炭“去產能”進展順利
●內蒙古今年計劃退出地方煤礦16處、產能810萬噸,到6月底已退出煤礦14處、產能660萬噸,完成年度關閉計劃的80%以上。
河北:加強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保障
●印發《河北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整治提升方案》,提出力爭通過3至4年時間,使全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印發《河北省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利用3年左右時間,全面落實工程建設各方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長效機制。
遼寧: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
●《遼寧省關于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實施意見》印發,提出到今年底,遼寧所有城市普通人群規范簽約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覆蓋率達60%以上。
●6月27日至29日,2017大連夏季達沃斯年會在大連舉行。期間,25個項目正式簽約,其中,外資投資金額21.6億美元,內資投資金額142億元。
吉林:提高簡政放權“精準度”
●6月27日,吉林省召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視頻會議,提出要優化軟環境,提高簡政放權的“精準度”,提高放權的“含金量”,審批更減,監管更強,服務更優。
上海:規范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
●6月28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和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發布《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2017年版)》,這也是全國首張按照國際慣例編制的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負面清單指引。
●7月1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決定》施行。
廣東:粵港貿易規模達1.2萬億元
江西:振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
●6月28日,深入推進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工作會議召開,提出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搬遷扶貧、村莊整治、基礎設施完善、金融扶貧等十大脫貧工程,確保到2020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江西省工信委日前發布消息,2014年至今,全省已累計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14家。2016年,戶均主營業務收入4000多萬元、利稅300多萬元,85%以上企業設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安徽:近600個調結構補短板項目開工
●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和安徽省593個調結構補短板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是安徽省先進制造業發展“一號工程”,項目總投資50.6億元,計劃2018年底建成投產。
●6月28日,在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作業區,起重機將標有“第100萬標箱”字樣的集裝箱吊裝至貨輪上,標志著合肥港作為綜合性內河港口進入一個發展新階段。
北京:加州—北京聯合設立創新中心
●日前,北京海淀區政府、美國加州政府能源委員會宣布在北京聯合設立“加州—北京創新中心”,定位于推進美國加州和北京中關村在能源、環保、新材料、人工智能等行業上的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人才、服務互動往來。中心將建立“辦公載體+企業咨詢+專項基金”的立體服務模式,為北京、加州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重慶: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有效合作
●重慶市大力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有效合作,市區兩級財政PPP綜合信息平臺已審核通過涵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等PPP項目74個、總投資2356億元。
●“渝桂新”鐵海聯運大通道實現雙向貫通。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經廣西南寧到北部灣,再通過海運至東南亞及全球,預計今年將完成約1萬標箱運輸量。
河南:健全金融扶貧機制
●6月26日,召開金融扶貧專題會議。全省將突出支持貧困農戶和帶貧企業,通過健全機制、創新服務、完善體系,助力產業經濟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促進實現穩定脫貧。
●下一步發展現代物流將以發展多式聯運為著力點,聚焦航空、冷鏈、電商、快遞等特色物流,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山西:出臺18條金融扶貧舉措
●公布《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力度的意見》,出臺18條具體措施,充分發揮金融扶貧的有效性,從資金、機制、環境建設等方面,加大金融對脫貧攻堅的支持力度。
廣西:沿海鐵路貨運降幅達20%
●《廣西沿海鐵路貨運價格調整方案》6月28日公布,方案顯示,從7月1日起,廣西沿海鐵路調整貨運價格,最高降幅達20%。此舉將有利于降低社會綜合物流成本,更好地服務“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設,有效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廣西沿海鐵路公司管轄的南防、欽北、黎欽等鐵路線是國家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北部灣主要港口的重要通道。
黑龍江:創建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明確第二批共92個雙創示范基地,其中哈爾濱新區成為區域示范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
●由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自主設計制造的巴基斯坦薩希瓦爾66萬千瓦超臨界燃煤電站2號機組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該機組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機組,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能源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山東: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實行
●7月1日,《山東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將施工圖審查機構、質量檢測單位、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及建筑構配件生產企業列為工程質量責任單位,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參與工程建設的質量責任主體、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對工程質量負相應的終身責任。
●山東面向農村推行公益崗位互助扶貧模式,激發貧困人口勞動脫貧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江蘇:培育和保護地理標志產品
●無錫啟動中小微企業錫信貸業務,企業授信規模最高2000萬元,是無錫在國內首創的又一項全力支持和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四川:森林小鎮創建行動啟動
●正式啟動森林小鎮創建行動,按計劃森林小鎮分為生態旅游型、森林康養型、森林文化型、生態保護型四大類型。四川森林小鎮的認定標準涵蓋森林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森林生態系統、植樹造林、資源保護、森林文化六大指標。
●最新數據顯示,1月至5月,四川新增臺資企業61家,有7家臺資企業增資。
新疆:實施“百千萬質量強企”工程
●新疆將啟動“百千萬質量強企”工程,確定100家大中型企業,樹立質量標桿;推動具有一定質量管理基礎的1000家中小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上新臺階;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力爭每年為10000家小微企業免費各培訓一名質量明白人。
●新疆將取消棉花加工資格認定行政許可,實行誠信“黑灰名單”體系建設,將以誠信體系建設代替資格審查,用信用分級評價體系對企業質量信用等級實施分類監管。
云南:海歸創業園優惠政策“攬英才”
●6月26日,云南海歸創業園宣布,將對符合開發區產業指導目錄中大力支持及鼓勵發展的科技型、新興行業企業給予房租減免、租賃和裝修補貼、大學生和留學生免費入駐等創業政策及資助。
陜西:入圍“優質糧食工程”重點省
●陜西省被確定為2017年“優質糧食工程”入圍的16個重點省份之一,將獲得2017年度中央財政引導性資金2億元。
●陜西省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試點企業擴展至35家,通過“單一窗口”貨物申報標準版完成報關報檢、關檢聯報等業務65單。
●6月27日,陜西召開全省鐵路工作推進會,提出今年要確保實現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十堰、延安至榆林、西安至安康4條高鐵和西安至韓城等4條城際鐵路年內開工建設。
福建:碳市場成交金額達8766萬元
甘肅:扶貧責任和措施進一步明確
●6月26日,全省脫貧攻堅大會召開,決定實行省級領導聯縣包鄉抓村制度,全省最困難的23個縣由省級領導包抓。
●審議《甘肅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明確在省內所有江河、湖泊、洪水溝道全面推行河長制,在省級設立總河長。
●召開全省全域無垃圾現場推進會,推廣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域無垃圾示范區創建經驗。
湖北:“五鏈”融合激發創新活力
●6月29日,湖北省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五鏈”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湖北經濟轉型升級。設立50億元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分5年支持重大尖端成果就地轉化;設立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以政府提供400億元,撬動市場募集2000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萬億元。
寧夏:特色優勢產業帶動農戶脫貧
●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產業扶貧的指導意見》,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以中南部九縣區貧困村、灌區生態移民村為重點,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和優惠政策,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緊密聯系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參與、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實現穩定脫貧。
西藏:扶持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6月28日,西藏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動員暨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表彰大會,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深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精準脫貧。今年,西藏要實現13萬貧困人口脫貧,1705個貧困村退出、20個貧困縣“摘帽”。
青海:20億元基金支持文化產業
●6月27日,青海省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正式揭牌。該基金由青海省政府和中國民生投資集團合作設立,總規模20億元,對推動青海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天津:軌道交通建設取得新進展
●截至6月30日,天津在建7條地鐵線路,總長156公里。到年底,6號線一期南段、5號線全線及1號線東延線試運行,新增通車里程67公里。地鐵6號線一期南段,車站主體結構和區間隧道全部完工。
貴州:裝備制造業快速成長
●6月28日至7月1日,貴州裝備工業博覽會在貴陽舉行,共有260家企業參展,展品1350件,展示了貴州裝備工業的整體形象和技術能力。截至去年底,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11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96.5億元,增速達到15.3%。